泗泾镇 - 概况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在该镇成立。2个月后松江市、县合并,县府迁往城区。泗泾既是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又是泗联乡人民政府驻地,为本县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1985年,全镇有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101个居民小组。计2718户,7270人,其中女性3727人。还有乡政府机关和乡办企事业单位在镇工作人员3700人,农业户660人。[1]
泗泾镇 - 历史沿革
该镇在元代中叶开始形成村落。元末文学家陶宗仪挈家来此隐居,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藏书家孙道明则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泗泾塘上“普渡”、“福连”和“武安”3座3孔石拱桥相继落成,塘南塘北连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两侧商店栉比,楼房对峙,镇上“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
附近农村盛产“薄稻”,兼有“香粳”等各种稻米,该镇米市素盛。抗日战争前夕,沿河下塘有米行(店)37家,碾米厂12家,米市交易量最高日达2000余石(约158吨),成为东乡18个集镇的主要大米集散地,交易范围远及上海、南汇、川沙等地。
该镇在抗倭、清兵南下、太平军进攻上海、抗日战争等时期,屡遭战祸。特别是日军入侵,镇上房屋被毁2/3,东半镇几乎夷为平地,常住户口锐减。抗战胜利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市面仍未恢复。
泗泾镇 - 区位优势
泗泾镇作为千年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上海的四大历史名城之一,且历史最为悠久,堪称“上海之根”。
古镇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镇的河街格局和部分传统建筑,区内还有史量才故居、清末民初名人住宅和民居、传统店铺、古桥等建筑,反映了松江地区传统水乡民居的风貌。
泗泾镇 - 城镇建设
解放后,该镇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逐步从商业消费集镇发展成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市镇。1985年,镇内有工厂企业2
泗泾镇的商业设施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暂时还不能满足居民生活要求,多数居民都选择乘坐免费班车到七宝的龙城购物中心和乐购大卖场购物。目前泗泾的商业设施主要集中在鼓浪路、江川路和泗泾老街,走在鼓浪路和江川路,随处可见经营餐饮、服饰为主的店铺,同时,各种小型便利店和超市也遍布其中,还有农贸市场、图书馆、电影院、泗泾小学、泗泾幼儿园、泗泾医院、税务所等配套设施。
老城区规划以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主,将在沪松公路和泗陈公路口建造乐购大卖场,沪松公路以东建造泗泾五金城,沪松公路以西泗泾塘南岸将购物中心和江南水乡建筑相结合,形成水乡风情主题园,届时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购物问题。[2]
泗泾镇 - 社会事业
1985年,全镇共有商业、服务网点130个,经营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社会零售总额4021万元,农贸市场成交额203万元。镇周农户有养鸭习惯,泗泾鸭蛋名噪苏沪。此外,还腌制皮蛋,著称市郊。
沪松、沪昆公路线经镇东斜走西南。泗泾塘横贯镇境东西,塘上3座大桥连通南北,河流为弱感潮河,水陆交通便捷。泗泾邮电支局设在镇中,建筑面积557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36人,设邮票代售处22个,邮筒20只。有自行车邮路4条,总长106公里,委办邮路2条,总长67公里。有电话交换机容量400门,实装话机347台。全年订销各类报刊219.4万份,杂志1.4万份。邮电业务总收入近27万元。泗泾医院在1958年由5个联合诊所和1个血吸虫病防治组合并而成。1970年12月更名泗联公社中心卫生院,1979年6月升为县属医院而改用今名。1985年该院占地面积10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909平方米,共有医护人员268人,病床170张,设有各科门诊等13个科室,担负着附近乡镇约12万人口的医疗任务,每日门诊人数平均约500人次。
1979~1985年,全镇新建公房2.82万平方米,超过解放后29年总和的1倍以上,人均居住面积8.04平方米。
泗泾镇 - 古建筑
镇上现存古建筑两处:一是福连桥(俗称中市桥),在镇中部,跨泗泾塘,建于明万历年间,1986年全面整修。二是马家厅,在开江路158号内,为清初建筑。